比特币的历史
英文名(BitCoin)比特币: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货币,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比特币的特征
分散性 | 比特币网络不是由一个中央机关控制的。每一台机器挖矿和比特币交易流程构成了网络的一部分,并且一起运行,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中央机构不能通过货币政策使其崩溃。 |
---|---|
容易设置 | 传统银行需开立银行账户,建立与商家账户的支付或者转账。比特币只需在几秒内设置一个比特币地址,很简单快捷,不用收费。 |
匿名性 | 用户可以保存多个比特币地址,不需要任何姓名,地址和其他用户的个人信息。 |
透明性 | 比特币的区块明细,可以查看每一个比特币地址交易的细节,Blockchain上有实时交易记录,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公开一个比特币地址,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该地址的交易明细,但是并不知道该地址的用户是谁。 |
交易费用低廉 | 任何传统银行转账,国际汇款都会收取不等的高昂费用,但是比特币交易几乎没有。 |
速度性 | 用户可以转账到任何地方,数分钟之内可以到达,比特币网络6个确认处理后付款。 |
不可逆性 | 当用户向一个比特币地址发送比特币,转账不可撤回,除非收款发给你。 |
全球通用性 | 在全球任何国家地区,只需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
数量有限性 | 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在前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 |
使用比特币的平台
– 比特币的购买方式 –
用户可以买到比特币,同时还可以使用计算机依照算法进行大量的运算来“开采”比特币。在用户“开采”比特币时,需要用电脑搜寻64位的数字就行,然后通过反复解谜密与其他淘金者相互竞争,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所需的数字,如果用户的电脑成功地创造出一组数字,那么就将会获得25个比特币。
由于比特币系统采用了分散化编程,所以在每10分钟内只能获得25个比特币,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币上限将会达到2100万。换句话说,比特币系统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通过编码来抵御通胀,并防止他人对这些代码进行破坏。
– 比特币的交易方式 –
比特币是类似电子邮件的电子现金,交易双方需要类似电子邮箱的“比特币钱包”和类似电邮地址的“比特币地址”。和收发电子邮件一样,汇款方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按收款方地址将比特币直接付给对方。
比特币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时也不需要联网交换信息,可以离线进行,可用的比特币地址超过2个。形象地说,全世界约有2粒沙, 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个地球,那么比特币地址总数远远超过所有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数量。
比特币地址和私钥是成对出现的,他们的关系就像银行卡号和密码。比特币地址就像银行卡号一样用来记录你在该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币,你可以随意的生成比特币地址来存放比特币,每个比特币地址在生成时,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该地址的私钥被生成出来,这个私钥可以证明你对该地址上的比特币具有所有权。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比特币地址理解成为银行卡号,该地址的私钥理解成为所对应银行卡号的密码,只有你在知道银行密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银行卡号上的钱。所以,在使用比特币钱包时请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钥。
– 比特币的消费方式 –
许多面向科技玩家的网站,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交易。甚至能接受比特币兑换美元、欧元等服务。毫无疑问,比特币已经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而非腾讯Q币那样的虚拟货币,国外已经有专门的比特币第三方支付公司,类似国内的支付宝,可以提供API接口服务。
可以用钱来买比特币,也可以当采矿者,“开采”它们用电脑搜寻64位的数字就行,通过用电脑反复解密,与其他的淘金者竞争,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所需的数字,如果电脑能够成功地创造出一组数字,就会获得25个比特币。